隨著5G在我國商用,5G網絡的高速率、海量覆蓋、極低時延等特性,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與此同時,新形勢下的安全問題也引起各界關注。在第七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2019)上,鄔賀銓認為,萬物互聯時代到來,新形勢下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嚴峻,5G的安全來說也是雙刃劍,它實現了計算與通信的融合,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網絡運維,減少了人為的差錯,智能化的監控有利于提高網絡的安全防御水平,但是5G的虛擬化和軟件定義能力以及協議的互聯網化、開放化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風險,使網絡有可能遭到更多的滲透和攻擊。
5G對網絡安全而言是把雙刃劍
“人臉識別、跨境交易數據頻繁泄露,預示著下半年的網絡安全威脅不容小覷。”在日前舉行的2019北京網絡安全大會全球云安全聯盟峰會(CSA Summit 2019)上,劉權則認為,供應鏈會成為網絡攻擊新重點,尤其是5G等新技術會進一步放大現有風險。
據記者了解到,在CSA2019峰會現場,5G成為云安全專家與安全供應商討論的熱點議題。“5G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企業IT架構,更多的數據上云,云計算和邊緣技術將更加協同。”劉浩也擔心,5G對云計算本身會形成很大的負載負擔。華云數據CTO持相似的觀點,他表示,安全正從物理安全變成邏輯安全,所以5G時代解決安全問題并不是把基礎設施和應用分開,而是要通過真正的業務場景和業務需求來管理安全。“5G的到來對云安全是非常有利的事情。”李雨航則建議,5G要求從中央對邊遠的設備做管控,不僅僅是把安全策略下發,甚至把終端的鏡像、系統、應用,都可以下發,因而,可以通過中央模式對各種的端測和邊緣計算,做更好的管理。
5G將對網絡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面對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5G是被看做推動物聯網發展的較佳推手。業內預測,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60億臺,但是物聯網規模急劇擴大也將帶來新的安全隱患。
鄔賀銓在談到對5G和網絡安全的問題時就強調,在為5G帶來想象空間歡欣鼓舞的同時,也必須正視5G帶來的安全挑戰。以5G為依托,被大家看作是互聯網發展下一方向的工業互聯網也同樣面臨著極大的安全威脅,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模糊了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限,由此引發的網絡攻擊往往會造成比過去更嚴重的影響。鄔賀銓認為,工業互聯網需要采取嚴格的安全防范技術,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需要管理與技術發展并重,企業的安全要與行業的安全、社會的安全實現威脅情報共享與協同聯動。“工業互聯網24小時永遠在線,讓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工作永遠在路上,如何實現共創共享,網絡信息安全企業、運營商互相形成大數據協同,獲得實時威脅情報和風險通報及解決方案,利用外部力量幫助企業提升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御,這都是工業互聯網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文章出自IT人民網,由點子科技小編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